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建议(编号17050138)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5-07-30 10:33信息来源: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史长生代表:

在市十七届人大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解决淮上大桥的桥面排水安全隐患的建议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所反映的淮上大桥桥面排水对桥下农田的冲击、冬季冰锥形成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利益,我中心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相关工作。

一、淮上大桥原始设计文件和工程现状

1、河槽段设计排水管:根据设计,在跨越河槽的主要桥跨段下方,已按环保要求设置了桥面雨水收集系统和竖向排水管道,将桥面雨水有组织地导出河道并收集。

2、引桥段(非河槽段)设计依据:您建议中提及的引桥部分,原设计方案未设置专门的纵向排水管道系统。雨水主要依靠桥面横坡汇集至桥两侧,通过桥面边缘预设的泄水孔直接自然散排至桥下地面。此设计是基于以下关键因素:

1)纵坡平缓:该引桥段桥面纵坡较小(坡度较缓)。若强制加装纵向排水管道,极易因水流动力不足导致泥沙、杂物淤积堵塞管道,反而会造成桥面积水问题,尤其在雨量较大时,积水风险更为突出。

2)冬季结冰风险:在严寒天气下,管道内积水若不能及时排除,冻结风险极高。管道内部结冰不仅会完全堵塞排水功能,导致桥面积水结冰(形成更危险的通行隐患),其解冻过程也可能损坏管道结构,且维修疏通极其困难且成本高昂。

二、关于安全隐患与农田影响的说明

1、桥下水体冲击与农田影响:桥梁主体结构宽度为32米,而实际征地范围宽度为34米及以上,征地红线范围内均为国有土地,散排均不会直接冲击现有农田。

2、冰锥安全隐患:冬季桥面泄水口下方形成冰锥的问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北方地区桥梁采用散排方式时面临的普遍性挑战。

三、处理意见与后续措施

基于上述设计依据、现状条件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在引桥段加装纵向排水管道的方案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易堵塞、难维护、冬季冻结风险剧增),且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桥面积水和冬季通行安全隐患。因此,现阶段不具备实施改造的可行性,需维持现有排水方式。虽然受限于现有技术和客观条件,无法按照您的建议加装排水管道,但您指出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中心始终高度重视。我们将在下一步移交过程中,就此事与接收单位加强沟通,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竭力保障桥下通行安全,并积极探索在后续工程中应用更优方案的可行性。

 

办理类别:C

联系单位: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市政工程管理科

联系电话:2601570

 

 

2025625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